7月12日,2025緊密型醫共體發展大會(南中國區)暨基層醫院數智化發展學術交流會、感染性疾病規范化診療和質量控制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在廣州召開。大會聚焦南中國區醫療健康領域的核心議題,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基層醫院數智化轉型及感染性疾病診療質量提升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臺。
作為縣域感染性疾病能力提升項目的重要參與方,圣湘生物與各縣域醫共體牽頭單位在會上正式啟動合作,旨在為縣域醫共體感染防控工作注入新動能,助力區域醫療服務能力邁上新臺階。
會議現場,健康縣域傳播平臺攜手安徽省天長市人民醫院、河北省黃驊市人民醫院、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福建省福清市醫院、四川省綿竹市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代表,以及圣湘生物、上海羅氏制藥等企業代表,共同啟動縣域感染性疾病能力提升項目。該項目標志著縣域感染防控體系化建設邁入關鍵階段,也為后續區域感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系統化、規范化推進打下了堅固根基。
項目精準聚焦縣域感染性疾病診療中“檢測效率偏低、醫療資源分散、診療標準化不足”等核心痛點,依托圣湘生物超聲直擴法快速核酸檢測技術與上海羅氏制藥特效藥物協同推進,助力縣域基層醫療機構實現感染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加快構建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立體化感染防控網絡,提升基層感染性疾病綜合防治能力。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感染性疾病規范化診療培訓班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胡波教授圍繞“門急診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實驗室檢測技術應用”進行授課。他對比不同檢驗技術的臨床適配性,重點推薦圣湘生物超聲直擴法快速核酸檢測技術在門急診和發熱門診的應用,強調其對于呼吸道病原早診早治的價值。
胡波教授指出,當前縣域基層醫療機構在感染性疾病診療中仍面臨“檢測效率偏低、操作門檻較高”等現實難題。圣湘生物超聲直擴快速核酸檢測技術憑借“一采即檢、40分鐘快速出結果、操作流程極簡”的顯著優勢,能夠精準適配門急診“隨到隨檢”的核心需求。同時,該技術搭配數智化管理系統,可實現檢測數據實時上傳、區域內結果互認。這不僅有效提升了基層感染性疾病診療的規范性與整體效率,更為縣域構建“檢測—診斷—防控”閉環體系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為基層感染防控能力的系統性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深度參與者,圣湘生物在大會上重點展示了數智化檢測方案。該方案將分子診斷技術與云端數據管理系統深度融合,形成“采樣即檢測、結果即上傳、數據即共享”的全流程閉環。該方案應用場景廣泛,不僅覆蓋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檢測,還可拓展至基層高頻的慢病管理、婦幼健康等20余項檢測需求,切實支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實現。
此次大會,圣湘生物通過技術創新成果展示、重點項目成功落地以及專家學者權威認可,進一步彰顯了其推動醫療資源下沉至縣域的決心和成效,有效提升了優質醫療服務在基層的普惠性與可及性。未來,圣湘生物將持續深化與羅氏制藥等合作伙伴的協同聯動,通過推動核心技術向基層下沉、升級配套服務體系,全力助力縮小城鄉醫療資源差距,讓優質醫療服務惠及更多縣域居民,為提升區域整體醫療健康水平貢獻更多“圣湘力量”。